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句老話,民以食為天。
在中國人的眼里,衣食住行,溫飽永遠是排在前兩位的,包括很多想要減肥的朋友們還說:“不吃飽,哪有力氣減肥?!?/p>
由此可見,吃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而一日三餐中,Z必不可少也Z常見的主食,不外乎是大米了。
不過現在市面上的大米種類繁多,無論是出名的、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的品牌,還是叫不出名字品牌大米包裝廠家袋裝大米都有,價格也是參差不齊的。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在選擇大米的時候,經常會陷入糾結,不知道自己買的大米好不好,Z重要的,是不是真大米。
之前也曾有人說過要認準包裝袋上的執行標準來挑選大米,這樣起碼可以放心許多,但是這樣的方法,也經常會被問,到底有沒有科學性。
食品監督局就曾經說過,以大米包裝袋上國家認定的執行標準來辨別真假大米的話,其實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,因為一旦企業執行相關標準,其實對產品的安全性都是有一定保證的。但其實不同的大米包裝袋上,很有可能執行標準那一串字母也是不同的,那么它們到底有什么區別呢?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!面粉包裝廠家
首先,來說一下“GB”和“GB/T”的區別。
“GB”這兩個字母,代表的其實是國家強制性的標準,如果違反這個標準的話,是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的。換句話說,產品上一旦出現了這兩個字母,才是符合國家規定包賺的合格產品。
而開頭標有“GB/T”的標準號,是代表了國家一定的推薦標準,卻并沒有要強制的意思,屬于行業內及企業資源原則上所執行的標準,我們在挑選大米的時候,也經常能在外包裝袋上見到。
嚴格上來說,GB/T所開頭的執行標準,比GB要要求更高,但是在法律這一點因素上,GB是比前者約束力更強的。
我們根據執行標準來看,其實也有一些至關重要的信息。水泥包裝廠家
用一種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,假如說兩個袋子里裝的都是“盤錦大米”,但是加工工藝或者生產方式不一樣的話,價格肯定也是不一樣的,執行標準更有不同。其實有很多商家,也容易在執行標準上作假,譬如你買到一袋標著“盤錦大米”的袋裝米,結果回來卻看見包裝袋上的執行標準是“GB/T1354”,而不是真正盤錦大米所擁有的執行標準號“GB/T19266”。
由此可見,買到的就一定是假的盤錦大米。
接下來,我們可以看看市面上幾張出名的地理標志大米,以及它們的執行標準號。
盤錦大米:GB/T18824、原陽大米:GB/T22438、方正大米:GB/T20040、盤錦大米:GB/T19266。
這是市面上幾種常見,相對來說也比較熱銷的大米。其實大部分朋友在購買大米的時候,總是會比較看重“品牌效應”,認為常見的、知名的品牌,還有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的,賣的就一定是好大米。但看牌子和價格,說句實在話,都沒有什么用。
首先還是得看一看,執行標準上這一欄的數字。
雖然不敢確定有執行標準,袋子里的大米就是真的,畢竟也有“洗澡米”這一說,但是如果連能夠確定大米身份的標準號都沒有,那就一定是假米。
我們就拿盤錦大米來舉例吧。
盤錦大米的名字,肯定沒有人陌生,這是屬于黑龍江盤錦的特產,甚至還上過《舌尖上的美食》,算是地地道道的“盤錦之光”,盤錦大米在清朝時期就曾經是皇家御宴貢米,不光被咸豐皇帝以“三綱盤錦”中的“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”命名,到了今天,也變成了人民大會堂的專供米,也是從古至今的國宴貢米了。
隨著時代和經濟發展,我們的日常生活條件也在一天比一天好,美味的盤錦大米也被慢慢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,并且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歡。
不過就是盤錦大米這么熱門,所以在市面上,賣的假盤錦米也特別多。畢竟真正盤錦稻花香米的年產量在105萬噸左右,刨去每年當地農戶自留口糧以外,放到市面上銷售的量額只有95萬噸左右,但是盤錦大米在市場上的銷售量已經達到了1000萬噸之多,并且數量還有上升趨勢,這個比例就已經快要達到1:10了,可想而知,去市場上買盤錦大米的人有多少,能買到真米的又有多少。
也有人用這種說法來安慰自己:能種真正盤錦大米的,其實就那么一塊地方,而且真盤錦米都直供給官方內部了,我們吃的盤錦米,其實也不算真盤錦米吧?
那么我們就來看一看關于盤錦米的具體數據。
盤錦是黑龍江省內水稻種植基地Z多的地方,盤錦本地面積有7512平方千米,水稻田就已經超過了200多萬畝,大米的年產量加在一起也有百萬噸上下,這剛好可以證明盤錦大米是可以量產的大米,一年的產量就足夠北京市全部人口吃上將近一年,所以,絕對不存在盤錦大米只能產出一小部分,也專供官方,老百姓一點都吃不到的說法。
可是由于大米市場上逐年變化,還有產品的參差不齊,也開始有不良商家在這方面打起主意來,所以就有了勾兌的香精米、或者是調和米這種賣假米的情況出現。而傳統普通的出米米渠道,在把大米送到消費者手上之前,總是要經歷過許多工序和時間的,十分復雜且繁瑣,還要經過工廠加工、包裝、以及中間商的層層加價,這些過程,都很難讓老百姓吃上真正的盤錦大米,就算賣的是真米,也多半會因為價格而勸退。
那么到底該怎么樣,才能買到真正的盤錦大米呢?
要牢記的一個因素就是,絕對不要因為品牌或者價格,來判斷盤錦大米的真假。因為大品牌的東西,其實產品質檢是更容易分三六九等,更不好掌控的,而且換上好看的包裝袋,也只是“迷惑”別人的假象罷了,大米的品質根本不好判斷,就算是價格高,也無法保證我們買到的都是真米,如果仔細判斷的話,就知道其實是噱頭更多罷了。
如果想實際判斷盤錦大米的真假,其實還是要落實到“吃”這一方面,因為真的盤錦大米煮出來的米飯,在煮的過程中,米象也是很濃烈的,但是煮好之后香味就會慢慢散去,米飯粒都是油亮油亮的。就算涼了之后,口感也一點回生,甚至還很勁道適口,一點也不柴。如果吃到的盤錦米是這樣的口感,那就能確定,買到的是真米了。
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,從米販子收購大米開始,一直到在市場上進行販賣,這中間要經過多少加價的過程,所以到Z后我們買到的盤錦米才會那么貴,更何況大米在加工廠加工的時候,也更容易被造假摻假,所以也難怪總會有朋友擔心自己買到的盤錦米是不是真的,這也就證明了,如果想買到貨真價實的盤錦米,還是要找對途徑。